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党的经济纲领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总结——纪念建党100周年

汪海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02-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党的经济纲领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总结

——纪念建党100周年

作者简介

汪海波(1930—),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施经济纲领,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包括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实现了优化,经济实现了转型,工业化步入了后期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人民生活逼近了全面小康的巅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并创造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改革进程中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的一系列有效的并正在得到不断发展的经济实现形式,重要的经验有: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行改革开放并举;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行顶层设计与改革试点相结合;顶层设计的分步实施与全程跟踪督察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遵循作为唯物论基本原则的实事求是;依据作为历史唯物论基本原则的生产力标准;坚持依据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矛盾法则;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进行依靠人民、改革成果分享人民;遵循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的原理;遵循经济关系首先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原理;既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坚持不照抄照搬,并勇于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经济纲领;改革;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投稿网址:http://journal.cueb.edu.cn
总结经验,纪念党的生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也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施经济纲领,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在成立初期的30年里,独立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得以建立,为经济增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的40多年时间里,这种增值态势有着显著的体现,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

(二)经济结构实现了优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经济实现飞跃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随之趋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着明晰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海洋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产业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三)经济实现了转型经济转型的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概括:第一,主要由工业增长拉动向由三大产业协调增长拉动转变。第二,主要由投资拉动向主要由消费拉动转变;同时需要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持续增长。第三,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拉动转变。第四,逐步实现了由环境破坏型到环境友好型的转变。第五,逐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第六,逐步实现了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四)工业化步入了后期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中国1978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仅为6.6,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前半阶段;1995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18,刚刚步入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2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33,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05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2015—2018年,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基本实现。(五)人民生活逼近了全面小康的巅峰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全面提升。当前人民生活已经逼近了全面小康的巅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费水平大幅上升;第二,消费质量明显上升;第三,消费升级步伐迅速;第四,消费结构优化明显;第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趋于缩小;第六,小康水平趋于全覆盖;第七,人口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并创造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回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可以发现,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社会主义各国发展的历史也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但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创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的实现形式。这里仅就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有效的并正在得到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的形式方面做出经验总结。(一)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基本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不断推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前一个毫不动摇不仅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所绝对必须的,而且是实现后一个毫不动摇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显然,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发展非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的主要供给来源和重要市场,更重要的是国有经济在改革进程中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力供给来源。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是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历史表明,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整个国民的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都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一,促进了改革后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第二,促进了改革后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促进了改革后的科技创新;第四,促进了改革后国有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五,促进了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第六,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第七,促进了改革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三)实行改革开放并举对外开放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在对外经济关系领域的必然延伸。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获得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发展的条件下,这更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实行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举,是促进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办经济特区,二是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三是发展对外贸易。它们在促进改革方面各有其特殊作用。例如,办经济特区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市场经济。这实际是改革试验田,它对积累改革经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对整个改革具有启迪和引领作用。而且经济特区伴随改革的进展,其实行的市场经济规则也在不断深化。21世纪以来不断扩展的自由贸易区、当前还正在试行自由贸易港,就是这种情况。这意味着经济特区在积累改革经验方面也在进一步深化。这三方面在促进改革方面的作用有共同点。从总体上说来,它们在不同领域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显然,这对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具有示范作用。不仅如此,对外开放还是促进改革后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本质的、共同的意义来说,上述三方面的对外开放是社会生产资源在国内外的合理配置,它们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作用更是很清楚的。伴随改革的深化,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都是不断大幅增长的。这种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完全吻合。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清楚显示了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改革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也是改革赖以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种相互联系上说,这同时也显示了对外开放在促进中国改革中的作用。(四)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实现渐进式的改革,无论是就整个改革来说,还是就改革的各个领域来说,都是如此。就前者来说,改革已经经历了起步阶段(1979—1984年)、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3年)、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20年)这样五个阶段。(五)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通过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发挥二者的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重点突破带动改革全局的作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农村实行的以“二权分置”为特征的改革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这项改革不仅使得原来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迅速解体、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迅速建立,而且促进了全局改革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促进了国有企业由改革初期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迅速转变为推行承包制。不仅如此,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及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从而迅速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长期供应不足的局面,使得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的买方市场。广大人民由此获得了巨大经济实惠,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为改革进一步发展筑牢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六)实行顶层设计与改革试点相结合回顾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是经过试点的,而且试点也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逐步扩大试点的范围,然后依据试点经验的总结形成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实施也不是一次铺开,而是逐步推进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运用,又是作为党的基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运用,还体现了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这样,就有可能避免改革中大的失误;如有失误,也可以及时纠正。顶层设计与改革试点相结合保证了改革顺利地进行,并大大提高了改革的效率。(七)顶层设计的分步实施与全程跟踪督察相结合改革以来的经验表明:党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的状况。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尤其与缺乏督察、督察不力显然是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改变这种状况,对顶层设计的实施实行切实有效的全程跟踪督察,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保证顶层设计的有效实施。这样,在改革方面就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典型试验以及顶层设计实施与全程跟踪督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践已经表明:这项机制必将成为改革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八)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改革经验表明,经济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是经济改革的目的,而社会稳定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总的说来,在改革进程中,改革是着眼于为发展服务的,是考虑了社会承受能力、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的。这样,就较好地实现了三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九)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来维护社会和经济运行。但相对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行政指令,这就使得经济运用显得较为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法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并不突出。而在市场经济则不然。其经济运行尽管也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市场调节成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这就使得经济运行显得复杂无比,法治的作用也显得异常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公有制企业之间也存在利益差别,但都还说不上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而并不存在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方面的情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非公有制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公有制企业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也使得法治在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方面的作用变得异常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评价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他在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提出“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在论述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总的说来,中国在改革进程中逐步注意了法治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为改革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十)遵循作为唯物论基本原则的实事求是改革以前,由于在一个阶段盲目地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国民经济基本上是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改革以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青春得以重新焕发,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这样的历史对比充分说明:坚持实事求是,是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十一)依据作为历史唯物论基本原则的生产力标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样,邓小平就把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建立在坚不可摧的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十二)坚持依据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矛盾法则经济改革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这本身就是矛盾法则的运用。此外,在运用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矛盾法则时,需要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改革包括极其复杂的矛盾。它不仅涉及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且涉及中央和地方以及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只有妥善处理这些关系,经济改革才能得到顺利推进。二是经济改革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对阻碍改革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在这方面主要是对否定改革的“左”的思潮和把改革引向私有化邪路的右的思潮的批判。(十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进行依靠人民、改革成果分享人民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战胜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中国在经济改革进程中切实贯彻了这些原则。前已提及,经济改革各项重大举措都是经过改革试点经验总结的,而这些经验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且,人民对改革成果已有了深深的获得感。(十四)遵循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的原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地局限于没收这一个环节,而是在没收以后,还进行了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把原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那种人压迫人的关系转变为互助合作关系。后来在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也不只是限于把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有制,而是在实行这个改造的过程中,把原来的人剥削人的关系改造成平等互助的关系。1978年以后,在推行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时,也不限于把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成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要地位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而是同时把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包括生产、流通和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根本的改革。历史已经证明:在上述三次经济变革中,对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从而实现了完整意义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十五)遵循经济关系首先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原理从某种共同意义上说,经济关系首先是经济利益关系,这一点对基本经济制度和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都是适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顺利推进改革,在采取改革措施时就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减少改革阻力。总的说来,中国在改革进程中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保证了改革得以持续稳定推进。(十六)既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坚持不照抄照搬,并勇于创新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前后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西方经济学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反映。按照客观事物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在社会经济性质上是有根本区别的,但就二者主要都是市场配置社会生产资源方面来说又是共同的。西方经济学包括庸俗的成分,但就它正确地反映市场经济的作用来说,又具有科学的成分。改革中的重要经验是,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使其为中国的改革服务;同时又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勇于实现创新。(十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各项改革经验从根本上可以概括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而且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旗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中国70多年经济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卓越成就,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同时这一伟大实践又充分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中,党在各个时期的经济纲领从来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这种相互联系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经济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同时彰显了党的经济纲领的伟大胜利!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第3—8页。)



往期回顾



· 2021年第1期

· 2020年总目次

· 2020年第1期

· 2020年第2期

· 2020年第3期

· 2020年第4期

· 2020年第5期

· 2020年第6期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党的经济纲领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总结——纪念建党100周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